半年詐騙查詢升9成 私隱專員示範Deepfake實時換臉 有片有真相?

2024-08-01

私隱專員公署今年上半年收到接近600宗、有關套取市民個人資料作詐騙用途的查詢,較去年同期的312宗上升近九成,提醒市民及機構慎防騙徒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法,私隱專員鍾麗玲更親身示範透過人工智能深度偽造的詐騙影片,指「在人工智能時代,有片未必有真相。」騙徒或利用官員或名人的圖片或錄音,透過人工智能深度偽造(Deepfake)技術,實時換臉,偽裝成官員、名人或受害人親友,誘騙市民投資。市民提供個人資料前應「停一停、諗一諗」。


AI深度偽造實時換臉 偽裝成官員、名人誘騙市民投資

私隱專員公署表示,在數碼時代,市民使用智能電話、社交媒體平台或於網上購物日趨普遍,但同時亦令騙徒有機可乘。除了較常見的即時通訊軟件及電話騙案,公署亦留意到新的詐騙方式,透過人工智能深度偽造(Deepfake)技術,實時換臉,誘騙市民投資。私隱專員鍾麗玲親身示範透過深度偽造技術實時換臉

公署指騙徒或以人工智能深度偽造(Deepfake)技術製作詐騙影片,包括竄改公開片段,利用官員或名人的圖片或錄音,以偽造影片誘騙市民投資。另外,騙徒或從社交媒體、視像通話或網上公開影片取得他人的面容及聲音等生物辨識資料,然後假冒受害人的親友或公司同事,從而騙取受害人的金錢及/或個人資料。

另外,公署留意到近日外遊需求增加,社交媒體平台出現假冒旅行社的專頁,並裝作售賣酒店、餐飲套票及機票等旅遊產品,以騙取受害人的金錢。騙徒亦會利用假冒廣告,誘騙市民提供個人資料或參與虛假的投資計劃。

「停一停、諗一諗」 為自己建立「人力防火牆」

私隱專員公署呼籲市民及機構慎防各式詐騙手法,特別是透過人工智能深度偽造的詐騙影片,為自己建立「人力防火牆」。

首先應提高警覺,提供個人資料前「停一停、諗一諗」,了解對方收集資料的目的,是否必須提供相關資料;切勿隨意點擊或掃瞄可疑的超連結、二維碼及網站。另外,留意帳戶有沒有不尋常的登入紀錄,以及銀行帳戶或信用卡有否未獲授權的轉帳或簽帳;並保護密碼,不時更換及啟用帳戶登入雙重認證功能。

公署提醒,若懷疑個人資料被外泄,可透過個人資料防騙熱線(3423 6611)作出查詢或投訴。若發現其個人資料被盜用並涉及刑事罪行,亦應盡快報警。如有懷疑,可透過「防騙視伏器」搜尋可疑的電話號碼、電郵地址、網址等。

原文網址: 香港01